三尺讲台,三千桃李,从学术指点到师门传承,导师是“研”途中的引路人。许许多多茂盛的“不言桃李”,正在红果园这片沃土上“下自成蹊”。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浓浓的师生情,绵延于每一次组会中的授讲、指导与陪伴里。今天让我们共同倾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21届毕业博士生阿斯哈与导师周长东之间感人又温馨的导学故事吧~
从本科到博士,我在交大度过了十年难忘而美好的大学时光,十分荣幸和自豪的是我可以成为周长东老师的学生,虽然现在已经毕业一年有余,但是与周老师的点点滴滴仍然铭记于心,终生难忘。
周长东老师课题组合影
幸运万分成为周老师的学生
在2014年春季学期,大三的我修了周老师的混凝土结构课程,通过课程学习认识了周老师,被老师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性格所吸引。那门课程我记得十分清楚,我考了90分,成绩名列前茅。
2015年春天,我顺利考上了交大土建学院的研究生,怀着忐忑的心情,壮着胆子询问周老师能否接收我做他的研究生,过去了8年,我仍然记得当时周老师灿烂温暖的笑容,他欣然同意并且希望我可以积极进取、突破自我,就这样在2015年我成为了周老师的学生。
周老师的教导来自点点滴滴
清楚地记得在2016年夏天,一个星期二的下午,我向周老师提出想要读博士的想法,周老师用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跟我讲述读博事宜,让我深感亲切的是周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描述读博的酸甜苦辣。在周老师悉心的帮助和指导下,我在2017年秋天顺利地开始了我的读博生活。
2018年,我第一次将我的科研论文交给周老师审阅时,老师带着我一字一句的斟酌和修改,向我传授论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一篇论文大约修改了6稿左右,经过一次次的锻炼,我的写作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周老师曾讲起他的导师吕西林院士对他论文写作的指导,他说他必须用同样的严谨、细心和耐心指导我,这让我触动极深、感动不已。
周老师是我读博期间最坚强的后盾
读博的四年间,不论是试验中还是理论上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周老师在给出他自己的判断和建议后,总会耐心地安慰我,让我焦躁的心情能够平复下来,继续投入到科研之中。我觉得周老师不光是在专业知识以及理论上教导和培养我,更向我传达了一种豁达开朗、泰然自若的人生观,这无疑让我受益终身。
毕业答辩的时候,答辩主席最后让我发言,当时看到周老师时十分不舍,而且心中万分感激老师的教导,眼泪也是不住地涌出。在很多场合,周老师总会很自豪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学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周老师对于我们无私的爱,这双向奔赴的情谊弥足珍贵。
周长东老师与阿斯哈合影
我与周老师的年龄相差21岁,在很多时候我真的觉得老师像“父亲”一般关心和照顾我,七年师生情谊绝非只言片语所能形容,我将永远铭记老师的教导和恩情,最后祝愿我的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