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维宁

 

三尺讲台,三千桃李,从学术指点到师门传承,导师是“研”途中的引路人。许许多多茂盛的“不言桃李”,正在红果园这片沃土上“下自成蹊”。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浓浓的师生情,绵延于每一次组会中的授讲、指导与陪伴里。今天让我们共同倾听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徐利辉与导师刘维宁之间感人又温馨的导学故事吧~

 

初识刘维宁老师是在七年前大四首次参加的课题组学术例会上,仍记得老师对师兄师姐的汇报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点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巧妙的解决方案。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经验丰富,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老师专业而深刻的指引,给我打开了学术世界的大门;老师开展的论语研讨,让我重拾传统文化的魅力;老师的言传身教,使我学会了对待生活的态度。

老师的卡通形象

 

醉心科学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以工程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老师始终要求博士生挖掘实际工程的科学问题。犹记得在博士一年级的前沿讲座上,老师对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学习层次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学士的学习以实际工程为导向,能够以相关基础知识进行勘察、设计等;硕士的学习以问题为导向,能够掌握力学、试验及软件等专业研究技能;博士的学习以科学为导向,具有能够提出研究思路、力学模型等的创新能力”。老师对科学的深刻认识,同时对我博士课题在科学研究方面提出的严格要求,使我能够独立且完整地走过了整个科学研究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深度实践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思路,让我受益匪浅。

老师参加教师节表彰大会

 

严谨科研

科研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过程。记得我在研一就硕博连读问题去咨询老师时,老师就明确地表示:博士科研期间,需要有坐冷板凳的定力”。科学研究虽然犹如长征一样艰辛,但老师从来不会因此降低对研究质量的要求。在我博三进行有限元-边界元模型的研究时,遇到了数值不稳定的基础科学问题,导致计算结果与理论结果有一定的偏差,老师与我一起找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同时,老师也提出了换一种研究方法的思路,正是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帮助我顺利完成了科研任务。在博士论文成型过程中,老师在选题、攻关、撰写、修阅和定稿的全过程中,都进行了全面的指导,大到论文框架,小到词语标点,有时甚至一个词语都会进行反复斟酌、修改。在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我也努力去成为一个严谨的科研人,努力在科研的道路上踏实地走下去。

老师与课题组成员的合影

 

传递文化

除了科学研究,老师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约20年前,老师在课题组推行了论语研讨的课程,其中有一个静心环节,也就是大家闭目静心,与内心中最真实的自己进行对话。犹记得首次进入课题组时,我很不理解为何要进行静心环节,也不理解为何要进行论语研讨。随着研讨的深入,我逐渐明白了,静心其实是与自己对话,特别是遇到生活或者学习的琐碎时,你能够放下这些琐碎,有一个安宁的内心。印象深刻的是,老师对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深刻而新奇的见解,让我逐渐迷恋上了传统文化,明白了应当知礼仪、尽孝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逐渐明白了传承的意义。同时,为了纪念古代教育先驱孔子,老师也会在孔子诞辰这天进行课题组教师节活动。老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授,让我这个工科男,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加了文化认同感。

课题组年会

 

身正为师

在过去的七年中,我从一个对专业几乎零认知的科研小白,成长为一个熟悉本方向、本领域的博士,其中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和无私的指引。老师对科学的执着、对科研的严谨、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等无不时刻影响着我的成长,激励着我,让我在未来的教学科研中能够追逐老师的步伐,努力成长为一个有专业深度、有知识广度、有人文温度的科研工作者

老师与毕业生的合影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