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 | 对“非法校园贷”说“不”!

 

 

近年来,不良校园贷滋生并泛滥,令不少学生身陷囹圄,一些网贷平台打着毕业贷、求职贷等旗号改头换面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导致部分学生不明晰借贷条款情况下背上高利贷,卷入层层陷阱。

早在2017年,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7〕26号),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但有些网贷机构仍无视规定,和有关部门玩“捉迷藏”、打“擦边球”,变相违规向大学生放贷。

据媒体调查,这些网贷机构的主要做法包括: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社交平台(如QQ群、微信群、知乎、微博等)传播扩散非法借贷信息;

变种“新型”校园贷形式(如回租贷、毕业贷、创业贷、求职贷、培训贷等),混淆学生视听;

虚设审核流程,恶意降低贷款门槛;

延长借款期限,规避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等。

 

什么是非法校园贷

 

目前,国家明确规定,只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合法合规的信贷服务。除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的任何机构(包括各类消费分期平台、网络借贷平台等)为大学生提供的信贷服务均为非法校园贷。

非法校园贷有三大特点:

其一,借贷人基本上都是在校大学生;

其二,放贷门槛低,一开始借贷金额都不高,但通过收取高额手续费、服务费、“砍头息”、罚息等,利滚利,翻倍速度极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其三,经常采用骚扰、恐吓、威胁甚至暴力等手段催逼还款。

 

非法校园贷有哪些常见套路?

 

虚假广告“见缝插针”

校园贷”会通过微信、QQ等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媒体发布广告,宣称贷款无门槛、利息低、无抵押,迎合大学生的借款需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诱导学生“拆东墙补西墙”

如果借款的学生无法偿还贷款,借贷公司会主动为其介绍到另一家借贷公司借款,偿还自家的欠款,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合同制作“煞费苦心”

校园贷”通常以“无抵押贷款”为诱饵,诱骗大学生签订金额虚高的合同,制造虚假资金走账流水,预先扣除审核费、利息,增加贷款金额,实际计算利息也高达周息20%到30%。

暴力催债“围追堵截”

当大学生因为高额贷款无法偿还时,放贷人可能会采用连环电话恐吓、在家门外喷涂威胁恐吓类语言等方式暴力催债,严重威胁大学生及家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甚至会导致大学生被迫离家出走、自杀等悲剧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骗子的套路也在“更新换代”,如果你对传统的非法校园贷”套路已有所防备,那么下面这种诈骗形式让大学生的钱包又陷入“二次收割”。

第一步:伪装“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

不法分子通常冒充网贷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并通过伪造的“平台营业执照”“ 客服工作证”等消除受害人的疑虑。

第二步:能够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

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第三步: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

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

第四步: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

见受害人被唬住后,不法分子就开始一步步指引受害人走所谓“销户”和“清空贷款额度”流程,诱导受害人借款并转账到指定账户,最终完成诈骗。

 

 郑重提醒各位同学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警惕,明辨是非
了解相关金融知识,时刻警惕所谓“低利息、无门槛”的虚假借贷信息,理性辨别并抵制不良校园贷的各类变种形式。

当遇到经济困难时,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商量,积极通过正规渠道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理性消费,量入为出

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合理安排各项生活开支,不盲目跟风攀比、不追求奢侈消费,自觉养成勤俭节约、自强自立的好习惯。

明法用法,主动作为

自觉学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平常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注意留存好相关凭据,主动提升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本文系整理自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